天天吃保健品的人,後來都怎麼樣瞭?

2024-01-26 17:41:35 來源:網絡整理

據科普中國,在巨大的工作壓力、難以排遣的健康焦慮,以及過剩的健康知識三重擠壓下,當代年輕人在過一種假裝很健康的生活:

把飲食營養,外包給各種維生素補充劑;

把熬夜的舊賬,外包給護肝片;

把皮膚健康,外包給內服美容液;

把心腦血管健康外包給深海魚油;

......

主打一個,能讓保健品來負責的,絕不通過健康生活方式來身體力行:

圖片來源:小紅書

一邊高油高鹽的單一飲食,一邊大把吃保健品。面對這種對健康極為敷衍又帶有一絲認真的生活作風,連營養師看瞭都要說一句:

相比無法確定的下班時間,明確吃進嘴裡的保健品,正在給當代年輕人們提供一種新的確定感。

保健品

當代年輕人的“保命仙丹”

不少科幻作品中,都有一種關於未來飲食的想象——做飯吃飯過於低效而被淘汰,人類隻需要吃點/喝點不同口味的“營養劑”,就能滿足身體對能量和營養的需求。年輕人的工位上擺滿瞭瓶瓶罐罐,有點未來已來的感覺。

2023 年,由央視、國傢統計局、中國郵政聯合發起《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結果顯示,保健養生消費,已經沖進瞭年輕人消費榜單前三名,占比 31.04%,僅次於旅遊與數碼。

保健品大致可分為營養補充劑和特定保健功能食品兩類。與父母一輩追求非必需的高端滋補品不同,年輕人正轉向食用各類身體必需的營養素補充劑。年輕人熱衷吃保健品,追根究底,是因為真的吃不夠。

打工人的常規外賣,高油高鹽不說,有點蔥花香菜就算吃到綠葉菜瞭,不少網友們戲稱自己連「生命體征維持餐」都吃不起。圖片來源:小紅書

以龐大的維生素 B 族為例,它們有助於細胞代謝和能量生產,對神經系統健康至關重要,但其分佈的食物較為多樣:維生素 B1 廣泛存在於未經精制的谷類,如全麥面包、糙米等;維生素 B2 多來源於動物肝臟、香菇、雞蛋等;維生素 B6、B12 則多源於動物肝臟、肉類、牛奶、魚類、堅果類、各種蔬菜、奶酪等。

對於靠外賣維生的打工人,每天想要吃天然食物來補充夠 B 族,時間和金錢成本頗高,相比之下,“外賣+幾毛錢一片的復合 B 族維生素片”可以說是物美價廉的生命維系套餐。調查顯示,有 49%的 Z 世代保持每天服用膳食補充劑。吃完外賣再吃點對應的補充劑,成瞭年輕人的常規操作,是年輕人追求膳食均衡的樸素努力。

繁重的工作壓力之下,擔心猝死的年輕人,尤為在乎心腦血管健康。剛剛過去的 2023 年“雙十一”購物節,某主流購物平臺銷售數據顯示,深海魚油、益生菌、輔酶 Q10等產品是預售首日最受歡迎的保健單品。在海外保健品榜單中,依舊是魚油、深海魚油為代表的心血管營養補充劑位於前列,銷售額達到瞭 3.55 億元。

離譜的是,還有一套防猝死套餐,從不睡覺的韓國人那裡傳過來:魚油+ VB +VD +鎂片+輔酶 Q10。在韓國,保健品的地位被大大高估,被廣泛應用於健康保健和醫療領域。這種現象甚至形成瞭所謂的“保健品病”,使得一些消費者過度依賴保健品。

有人在中文社交網絡上分享自己吃這套保健品的體會:質疑韓國人、理解韓國人、成為韓國人!

圖片來源:小紅書

當然,先別急!什麼草都種,隻會害瞭你。經過臨床營養師認真評估,“防猝死套餐”中的一些成分,確實對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處,但引起猝死的原因很復雜,包括嚴重的心臟結構問題、電生理異常、急性心肌梗死等等。不能簡單地用幾種補充劑來避免猝死,更不能因為服用瞭補劑就拼命熬夜、不規律飲食。“防猝死”有些言過其實,充其量不過一個“防亞健康套餐”,更多提供瞭心理安慰作用:既然熬夜難以避免,那吞幾顆小藥片讓身體和自己安心一點吧。

保健品吃太多,

會有什麼問題?

現代營養學是一個在 1934 年確立的年輕學科,它讓人類通過成分和劑量來看待、理解食物。含有特定成分的保健食品和營養補充劑,從此走向市場。但靠譜的營養師,都會強調一點:營養補充劑不能代替天然食品。在營養學的教科書上,保健食品也好,膳食補充劑也好,使用的范疇永遠都是:當天然食品不能滿足我們身體需求,或者說我們的身體的消耗量超出瞭攝入量,又沒有辦法經過通過天然食物來滿足的情況之下,可以有選擇地、有針對性地、有指導地、適量地來使用。營養補充劑的作用,是“補足食物”。

比如出差沒有機會攝入豐富的蔬菜,考慮用膳食纖維粉補充;處在不方便購買海魚的地區,可以改用魚油來替代。但營養素,不是越多越好。吸煙人群額外補充高劑量的β-胡蘿卜素,反而會增加患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水溶性的維生素 C,過量時會隨尿液排出,輕易不會中毒,但大劑量補充也可能帶來糟糕的腸胃反應,甚至可能增加泌尿系統結石風險。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再好的營養素,補充多瞭也不是什麼好事。

年輕人們,一邊大量吃著各種補充劑,一邊擔心會不會有危害圖片來源:小紅書

1

改變身體適應能力

我們的身體很聰明,當缺乏某種營養時,腸道會主動提升吸收率,減少浪費;而長期處於某種、或幾種單一營養素超標,它也為瞭適應這種超標,做出一些調整。但這種“聰明”仍然是有界限的。一旦太辛苦瞭,或者說這個超標量一段時間,突然掉下來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可能不是當時就顯現出來,而是久而久之成為一種隱性缺口;或者突然停止服用後,身體適應不瞭突然的“貧瘠”,反而出現營養素缺乏。

2

加重肝臟負擔

保健品不比藥品,監管更寬松,可能存在雜質較多的情況。不同的品牌甚至同一產品中,所含有的成分也有所差異。肝臟是身體的解毒工廠,一些有害成分如果過量攝入,可能會在肝臟中積累,增加代謝負擔。此外,某些保健品還可能增加藥物代謝酶的活性,從而影響藥物的療效。

3

不明添加物風險

市面上產品良莠不齊,如果購買到沒有藍帽子標識、或者沒有中文標簽的境外保健品,不排除裡面含有一些不明添加物。比如有些減肥藥物,可能摻雜對中樞神經和心腦血管有損害的“西佈曲明”,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對於保健品選購保健品需要特別謹慎,我們建議:

①事先咨詢臨床營養師;

②遵循使用說明,並按照推薦攝入劑量進行使用。

③選擇可信、可靠的品牌,國產保健品認準“藍帽子”,功能性食品優先選擇大品牌,最好有正規的第三方檢測報告,避免從非正規渠道購買境外保健品。

④對於長期服用保健品的人群來說,定期檢查肝功能很有必要。

除瞭買對正規產品,選擇補什麼也很有講究,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一股腦照搬別人的“藥方”並不能助健康一臂之力。

三種需要補充營養素情況

情況

建議補充

常吃外賣,蔬菜不足

復合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膳食纖維補充劑

經常熬夜

復合B族維生素

減肥特別是女性

不吃或少吃肉:鐵補充劑不喝奶:鈣+維生素 D什麼都吃:復合維生素礦物質

盡可能好好吃飯永遠是根本,保健品則是用來提升或彌補不足。如果主次顛倒,所追求的“健康"也隻是一種心理安慰。

保健品能提供營養素

卻無法帶來食物的快樂

日本、韓國保健品市場繁榮,有一些客觀原因。兩個國傢的天然食物資源,不算特別豐富,價格高昂,年輕人不得不依賴各種保健品。像日本蔬菜不足,開發出瞭大麥苗制成的青汁來替代蔬菜,這個比生啃綠化帶還難喝的東西,竟成為瞭風靡東亞十幾年的健康產品。

青汁有多難喝,喝過的朋友都懂。同樣是吃蔬菜,一瓶昂貴的青汁隻是為瞭活著,而一碟白灼菜心才是享受生活。圖片來源:小紅書當保健品超越食物成為一種潮流,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就變得嚴肅起來_越依賴保健品,飲食可能會更糟糕。

水果蔬菜吃不夠?沒事,來片復合維生素彌補一下;

牛奶豆腐沒有吃?沒事,嗑顆鈣片就解決瞭;

甜點奶茶吃多瞭?沒事,益生菌、白蕓豆啥的補救一下;

……

瓶瓶罐罐裡的小藥片,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健康托底。而托底,又給瞭放縱更大的底氣。但還是那句話,補充劑無法替代真實的食物。比如植物中除瞭一些常見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還有大量的植物化學素,能彼此協同,為人體提供抗氧化等功能。小小的復合維生素藥片,確實能補充幾種成分,但不能解決蔬菜水果或者是雜糧攝入不足的問題。

同理,膳食纖維不能替代蔬菜的攝入,魚油也無法完全替代深海魚。營養之外,食物承載的還有幸福和快樂。好好吃飯,從來不隻是為瞭維持生命體征。既然是人,何苦把食物整成像飼料一般。或許未來某一天,人類科技真的實現瞭靠吃小藥片就能健康活著,但動物性食物豐富的油脂,蔬菜帶來的新鮮的草木香氣,當季瓜果的香甜......品嘗食物時那份層次豐富的感受和快樂,以及味覺嗅覺勾起的回憶,都是一顆冰冷補劑無法帶來的~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保健品為年輕人快餐式的生活提供瞭捷徑和希望,咽下小小藥片,仿佛自己就離健康近瞭一點。但這生活是否真的健康,隻有我們自己知道。

參考文獻

[1]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修訂和解析

http://dg.cnsoc.org/article/04/RMAbPdrjQ6CGWTwmo62hQg.html

[2]中國保健食品市場概況.經貿研究

https://research.hktdc.com/sc/article/MzA4NzQ3NzUw

[3] 2023天貓“雙十一”海外保健品榜單全新出爐

https://www.tmogroup.com.cn/more/china-ecommerce/87531/

[4] 年輕人錢花哪兒瞭?調查:31.04%的人想用在保健養生

/d/file/2/17/202401/mopss4400pa.html 雙十一大健康市場分化:頭部效應凸顯 賽道進一步細分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31115/c8cb45de0e75d40443a425ad47cb4957.html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