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分的神作,居然也被噴瞭?

2024-02-18 15:06:06 來源:網絡整理

大傢應該都吃過包子吧?

但是你見過這樣的包子嗎?

剁碎的幹鹽菜,和肥膘一起上鍋蒸。

再倒入五倍的白砂糖,混在一起包進餡裡。

乍一看,是難以想象的黑暗料理。

再一看,是典型的糖油混合物,一口胖三斤。

在這個全民控糖的時代,簡直是離經叛道。

然而,就像烤鴨的酥皮蘸白糖。

這種看似奇怪的搭配,隻要你吃一口,就一輩子都忘不掉。

咬開飽滿暄軟的面皮,幹鹽菜提供的咸味,肥膘透出的油香。

兩者交融,混進糖的海洋,流進你的大腦。

鹽菜糖包已經是頂級享受,當地人的吃法則更加講究。

“雙包按”。

撕開糖包和肉包的底子,將兩個包子緊緊貼在一起,讓糖滲透到肉餡裡。

可能是為瞭吃起來便捷快速,也可能是出於“炫富”。

總之,這種吃法被流傳至今。

光是看一眼,都滿口留香,眼淚從嘴角不爭氣地流瞭下來。

看到這裡,想必大傢都有一種“既視感”。

微距相機拍攝、金句頻出的旁白、市井鄉土的生機勃勃……

沒錯,我們的老朋友回來瞭。

《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風味人間》的導演,資深老饕陳曉卿。

不過這回,他從鏡頭後走進瞭鏡頭裡。

在當地朋友的引領下,陳曉卿將帶著觀眾們,一路逛吃逛吃。

第一站,就是以吃辣聞名的湖南。

湖南株洲,陳曉卿的一個朋友小馬,在這裡開瞭傢“土菜研究所”。

多年前的一道傢常小炒,讓他至今魂牽夢縈。

熱鍋熱油,新鮮豬肝,入鍋爆炒,三秒成菜。

“三秒爆肝”的傳說,引得五湖四海的食客慕名前來。

*快是很快,不知道熟沒熟

小馬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廚師訓練,秘訣隻有兩個:

一是感覺。

經驗豐富的廚師,做菜全靠感覺;

不光是爆肝,他的辣椒炒肉也和傳統的不一樣。

傳統的辣椒炒肉,遵循“四不原則”:

不焯水、不過油、不勾芡、不花哨。吃的是猛火鍋氣。

但小馬的創新菜,看著有點“水尿巴湯”的。

皮薄肉厚的土貢椒,快刀剁成碎末;

一年生的原種豬肉,切成小片,下鍋爆炒。

然後倒入清水——這是讓辣椒和肉融合的關鍵。

隻放鹽,剩下的交給食材本身。

有青貢椒的清爽、淀粉轉化的甜味和五花肉醇厚的油香。

小馬的第二個秘訣是食材。

他對食材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

凌晨4點出發,星夜兼程100多公裡,隻為趕上五天一次的“大集”。

映入眼簾的,幾乎都是周邊農民自傢的“土產”。

到瞭這裡,與其說是“買菜”,更像是“搶菜”。

*3秒甩開攝影師

隻要你比別人慢一步,就有可能和心儀的食材失之交臂。

湘菜離不開辣椒,就像西方離不開耶路撒冷。

東山椒釀小海鮮,燒椒鮑魚,甚至有幹炸白辣椒的離奇吃法……

湘菜不光擅長彰顯辣味,更會消減。

比如泡椒,就是通過發酵,將辣味轉化為酸香。

一年陳的泡椒,適合用來炒肉。

肉炒肉,湘菜中的另一道名菜。

將油渣、瘦肉和肥肉炒在一起,用泡椒提升口感和香味。

正如“不甜”,是中國人對甜品的最高贊譽;

“下飯”,也是對菜的最高肯定。

肉炒肉,很下飯。

而一年陳的泡椒,辣味幾乎難以察覺,取而代之的是濃鬱的酸。

更適合用來蒸菜,給原本寡淡的食材註入靈魂。

但是辣椒傳入中國,不過四五百年。

在此之前,湖湘地帶的人們,有沒有替代品呢?

答案是花椒、生薑和茱萸。

其中最常見的,正是薑。

你永遠可以相信勞動人民的智慧,尤其是長期隻圍繞著一種調味品打轉。

窖藏一年的生薑,積淀瞭足夠的薑辣素。

低溫油炸,能夠最大限度地釋放其中的薑酚。

過濾出薑渣,剩下的就是薑油——薑不見蹤影,而辛香無處不在。

湖南人甚至能把薑這種調味品,升級到食材的高度。

子薑質地細膩,薑辣素特別低。

晾曬一天脫水,再浸入醬油醃制。

當醬油的色澤和鮮味完全滲透,就可以食用瞭。

口感脆爽,醬香濃厚。

當地人管這種食物,叫子油薑。

傳承百年,至今還經常出現在早餐桌上。

湘菜在傳承的同時,也有顛覆。

在看這部紀錄片之前,我以為湖南人愛嗦粉,遠勝過吃面。

其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吃面和嗦粉,在湖南難分伯仲。

直到抗戰時期,運輸線路中斷,面粉運不進來。

用大米制作的米粉,才獨占瞭湖南人的餐桌。

以前我以為,湖南人嗜辣如命。

湘菜和川菜、江西菜一樣,都是辣,辣到“上下失守”。

沒想到,“甜”也能在湖南人的早餐桌上,占據一席之地。

除瞭咱們開頭提到的鹽菜糖包,還有更加炸裂的糖油核彈。

比如糖油粑粑、糖餃子……

最離譜的,當屬腦髓卷。

雖然叫這個名字,但是原材料和腦髓沒有半點關系。

把肥膘和白砂糖,一比一混合成糖油。

均勻地平鋪在面皮上,卷成長條,切成方塊兒,放進蒸籠。

在水蒸氣的反復作用下,最終形成晶瑩剔透的糕點。

除瞭民間菜之外,湖南的官府菜也很有名。

一百多年前,湘軍守住瞭太平軍的進攻。

立瞭軍功的湖南人,到全國各地做官,很多巡撫都是湖南人。

他們將積累的財富,帶回湖南老傢的莊園。

相應的,飲食方面也更加精細、講究,帶動瞭湘菜的進步和豐富。

比如著名的組庵菜,就是因民國大佬譚延闓(字組庵)得名。

官府菜有它的一套邏輯,既要有面子,又不能太“顯富”。

童子雞湯,打底的湯燉瞭4個小時;

酸辣海參,海參要泡足5天;

組庵豆腐,看似就是塊兒燉豆腐。

其實是把雞肉、魚肉、豆腐和肥膘剁碎,過篩成細茸。

再重塑成豆腐的形狀,上鍋蒸熟。

最後淋上八種食材,熬制的高湯。

正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有些外表上看平平無奇,其實都是返璞歸真。

廚師的巧思,善於將昂貴的食材,經過復雜地工序。

烹制成我們吃得起的樣子。

動輒三位數的價格,足以讓普通人望而卻步。

相比之下,我和陳曉卿的感覺一樣。

對特別精細、昂貴的菜肴不感冒。

工序繁復的“肉豆腐”,還不如小馬炒的蔥燒豆腐,能吃出煙火氣。

什麼是煙火氣?

是凌晨5點的集市,叫賣聲和討價還價聲混在一起的熱鬧;

是沒有專業訓練,全憑經驗和感覺來烹飪;

是豆腐能吃出豆子的本味,仿佛置身陽光下;

是茶油炸過的小魚,再用附著米糠的炭火熏烤的味道。

這時候有人要問瞭:

剛開始不是說,陳曉卿要在朋友的帶領下,去品嘗當地美食嗎?

怎麼說著說著,朋友都沒瞭?

紀錄片裡,他們都挺活躍的,占據瞭超過一半的篇幅。

但是都被我刪瞭。

因為我覺得,這些“朋友們”其實是這部紀錄片的“敗筆”。

《我的美食向導》不同於《風味人間》,展示美食隻是一部分。

陳曉卿想要將地方美食和歷史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但實際上,結合得並不緊密。

甚至有些地方轉折十分生硬,為瞭聊歷史而尬聊。

就比如陳曉卿的其中一位朋友,是語言學傢。

為瞭把地方菜和她的專業結合起來,硬扣題,老陳愣是拐瞭好大個彎。

美食→地方文化顯性的表征→語言→方言→瀏陽方言的構成

最後得出結論:

說類似的語言,在食物方面也能吃到一塊兒去。

我懵瞭。

都是一個地方的人,口味當然一樣,說的方言肯定也一樣啊。

*還得硬捧,真的累

除瞭我們提到的廚師小馬,陳曉卿的朋友們來頭都不小。

本地媒體人任大猛、近代史作傢譚伯牛、《中國食辣史》的作者曹雨。

“和有文化的人一起吃早餐,沒多花一分錢,除瞭美味,還能瞭解歷史。”

大哥,我吃飯就是為瞭品味美食。

如果一邊吃飯,一邊看最喜歡的番劇電影,那就好上加好,美味升級。

別在我最高興的時候,給我講歷史淵源、名人典故,可以嗎?

別在我吃東西的時候,跑出來當美食考官,行嗎?

尤其是提到湖南“官府菜”的時候,那股子高高在上的說教味,就格外濃鬱。

讓你們來當“美食向導”,給我導哪兒去瞭?

仿佛自己就是大清的高官,對達官顯貴的各種門道瞭如指掌。

湘菜的油已經很多瞭,就別再往裡加油瞭,好嗎?

這方面和《風味人間》相比,《我的美食向導》就像個反例。

前者通過鏡頭,如實記錄食材成長、當地人制作美食的過程。

不需要太多語言,觀眾自然能體會。

而後者,則更註重用語言補充“場外信息”,說教味太重,和整體的節奏割裂。

總而言之,《我的美食向導》可以當電子榨菜。

就是油大瞭點,片中人物“演”的味道更重。

*這麼緊張,你是來參加《鑒寶》的嗎?

我個人建議大傢,善用快進鍵。

隻看美食部分就好。

至於傳播文化和科普的任務,就交給文化類紀錄片吧。

省得咱們觀眾知識沒學到,飯也沒吃好。

今天就說到這裡,咱們明天見~

拜瞭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大力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