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年賣10億,如今無人問津!被高鐵“封殺”的美食,毀於自嗨

2024-02-27 23:11:58 來源:網絡整理

時代拋棄你不會打招呼,但微博熱搜會。

當一個產品開始被多數消費者嫌棄,熱搜榜總會第一時間告訴你。

#年輕人不愛吃鴨脖#、#一碗30元的網紅面館賣不動瞭#、#年輕人為什麼不肯為李維斯買單瞭#,熱搜就像晴雨表,反映著消費者的喜好。

這段時間#自熱鍋為什麼失寵 #的話題多次登上微博熱搜,再次引發大傢共鳴。

兩年前,自熱火鍋還被稱為“時代的新風口”,大佬紛紛入局搶著投錢。

自熱鍋上新聞也是“10分鐘賣掉瞭500萬桶”、“一年賣出10億”、“4年5輪融資估值70億”等爆火現象。

如今“安全問題”、“營銷被罰”、“口味變差、太貴瞭”等新聞卻總和自熱鍋綁定,行業第一的自嗨鍋,去年還賣身被拒。

創造過爆款神話的自嗨鍋,為何現在失寵瞭?

“懶人”捧起的網紅,

好運氣用光瞭

在很多中國人眼裡,吃飯也是有鄙視鏈的,正餐>快餐>外賣>速食。

方便面等速食一直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是父母眼中的垃圾食品。

但自熱火鍋卻不同,自其誕生就像歐皇附體,一路開掛直到封神。

2015年火鍋在網絡上爆火,火鍋外賣、便攜火鍋等吃法也隨之出現,自熱火鍋也應運而生。

自熱火鍋不限場景、10分鐘吃火鍋、不用洗碗等優點,再加上微商在朋友圈的助推,直接俘獲一大批嘗鮮者。

自熱火鍋的魅力,讓不少大佬紛紛入局,2017年大龍燚、德莊、小龍坎、海底撈等火鍋老炮都推出瞭自熱火鍋,直接幹成瞭一個爆款品類。

據頭豹數據顯示,2017年的雙11,自熱火鍋在天貓賣出瞭數百萬份,其地位一度飆升到方便面之上。

2018年,百草味創始人蔡紅亮創立瞭自嗨鍋,他吸取創立“百草味”時的經驗,上來給自熱鍋加瞭一波“明星buff”。

蔡紅亮從8000萬元創業資金裡拿出5000萬打廣告,請瞭不少網紅與流量明星代言,幾乎半個娛樂圈都在吃自嗨鍋。

這波操作直接讓自嗨鍋從一個速食變身網紅,各種明星同款鍋自帶社交屬性,是曬圈裝X的必備單品。

2018雙11當天,自熱火鍋在全網的銷售量突破瞭450萬份,是去年的兩倍。

2019下半年,自嗨鍋還就被搶空過兩次。

雙12當天,辛巴直播間離10分鐘就賣出瞭半個億的銷售額,甚至因為產品庫存告急,天貓旗艦店下架瞭全部產品。

這還不算完,自熱鍋的歐皇屬性在2020年更是全面爆發。

2020年疫情原因,綜藝價格大跳水很多商傢不願投,自嗨鍋一次性“撿漏”,all in瞭6個綜藝。

全民居傢看綜藝的背景下,自熱火鍋“懶人經濟”、“一人食”的標簽,直接將其捧上神壇,自熱鍋成瞭當年最受歡迎的品類,地位一度超過外賣和快餐。

這次豪賭不僅自嗨鍋贏瞭,整個自熱火鍋行業都迎來瞭高潮。

快手直播中2分鐘能賣掉30萬盒,莫小仙和自嗨鍋逆勢狂賣10億。

社交平臺上測評自熱鍋成瞭流量密碼,僅B站相關視頻就有超過200萬條。

自熱鍋賽道不僅吸引瞭統一、康師傅等傳統巨頭,三隻松鼠、良品鋪子、衛龍等都紛紛入局。

自熱鍋成瞭資本寵兒,不少人排隊送錢,僅2021年數量就多達26起。

然而近兩年,自熱鍋好運氣好像用光瞭。

自熱鍋開始面臨消費者不買單、品牌下架、資本撤退的問題。

有線下超市老板表示,貨架上的自熱鍋很難賣出去,有不少已經積灰。

失去寵愛的自熱鍋,再次跌回鄙視鏈的最底端。

從估值百億到無人問津,

自熱鍋吃瞭兩個虧

跌落神壇的自熱鍋品牌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題:不賺錢。

自嗨鍋2022年營收8.2億元,收入下滑近20%。

開小灶在年報中被點名:自熱米飯沒有帶來亮眼成績,自熱火鍋直接被拋棄。

統一在2022年下架瞭“煮時光”自熱火鍋。

從寵兒到棄子,網紅自熱鍋吃瞭兩個虧。

第一,吃瞭低性價比的虧

自嗨鍋創始人蔡紅亮曾說過,我們走的是高端路線,因為產品采用凍幹食材,原材料價格和耗材很貴,本質上它就是“速食界的愛馬仕”。

但這個愛馬仕給消費者的感覺就隻有一個字:貴。

幾片肉卷+藕片、土豆等素菜,和麻辣燙相比實在沒啥優勢。

按理說這價格就不能讓人吃點兒好的?

對不起成本不允許,各種營銷費、渠道費已經占瞭成本的大頭,留給食材的發揮空間已經不大瞭。

以自嗨鍋的投入為例,20億建廠、平均每年3億的營銷費、凍幹+自熱黑科技,賣個10-30元不算貴。

當然市面上也有便宜的自熱鍋,像某些網紅直播間12元領走三盒,但其口味和安全性,也實在稱不上性價比。

何況不少餐飲品牌推出瞭“單人下飯小火鍋”,比如海底撈推出“下飯火鍋菜”、南城香“肉類19.9元”、“蔬菜9.9元”的自助小火鍋,更是狠狠沖擊自熱火鍋“一人食火鍋”賣點和性價比。

第二,吃瞭場景的虧

很多人說,自熱鍋本身就是給特殊場景下吃的,不能與正常堂食相比較。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疫情的結束,宅傢經濟不再是主流,自熱鍋主打的“懶人經濟”和“宅經濟”也漸漸沒瞭優勢。

近兩年預制菜的火熱,給瞭自熱火鍋一記重拳。

能接受預制菜的,會選擇口味更豐富的預制菜在傢食用,不接受預制菜的,自熱火鍋也順帶被打入冷宮。

有媒體爆光自熱火鍋的米飯不是真大米,而是“科技與狠貨”,這讓不少人把自熱鍋拉入黑名單。

這還不是最吃虧的,因為自熱火鍋產生的熱氣,會觸發高鐵的煙霧報警器,大部分的高鐵已經不讓吃自熱火鍋。

自熱鍋再次驗證,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對手,也可能是跨界和時代。

網紅爆款易成,超級品類難做

這些年為瞭重得盛寵,自熱火鍋品牌們也是相當內卷。

口味和形式上,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自熱鍋早已經脫離火鍋,擴展到米飯、粉、面、菜、鹵味等。

蔡紅亮表示,自嗨鍋的目標是將線下所有餐復制到線上。

在品類上,自熱鍋還細分到正餐、早餐、夜宵、上班、遊戲等各種場景。

近兩年戶外運動爆火,自嗨鍋為瞭幫用戶節約背包空間,甚至還推出瞭自嗨袋。

在供應鏈上,自嗨鍋聯合政府投資超20億,建立瞭15個工廠。

但即便如此,自熱鍋仍然難逃網紅產品的宿命:第一年吃盡紅利,兩年穩定發展,三年就艱難支撐。

歸根結底是因為:太自嗨。

自嗨鍋曾發佈瞭一條廣告語:不是所有的自熱鍋都叫自嗨鍋。

這讓人想起瞭jeep當年的那句:“不是所有的Jeep,都叫Jeep”。

這個句式成功地將品類封殺,充分彰顯瞭唯一性和排他性,讓對手們沒有可乘之機。

從這句話能看出,自嗨鍋的初心是想打造一個超級品類。

但超級品類的誕生,通常離不開三個條件:新技術、新渠道以及新的供應鏈。

新技術容易催生新的品牌,比如內燃機催生瞭奔馳,流水線催生瞭福特,繼而帶動汽車品類;CDMA技術催生瞭摩托羅拉,更新瞭手機品類;新的汽車電池技術催生瞭特斯拉,繼而電動車品類爆發。

但自熱鍋本身,沒有太高的產品壁壘。

自熱鍋的本質,就是復合米+預制菜+加熱袋,是標準的工業化快餐,且大多數自熱方便食品屬於典型的“組裝廠”。

前期為瞭降低前期成本,大部分新興速食品牌基本上都是選用代工廠模式,代工廠完成生產及初包裝,品牌完成後續包裝。

這一模式雖然大幅壓縮瞭品牌前期發展的成本壓力,但也帶來瞭產品同質化嚴重、甚至口味都相似的問題。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百草味和三隻松鼠的自熱火鍋,都是由四川白傢食品代工。

自熱鍋等新消費爆款,靠的更多是渠道和供應鏈的創新和整合。

從2015年爆發到2021年達到巔峰,自熱鍋的核心優勢都是靠網紅+自媒體的巨大流量。

但如今流量越來越貴,早期的紅利已經不再,自熱食品火爆全網的日子也已經過去,很難再繼續“沸騰”。

自熱鍋的前輩方便面,為何能被列入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是因為其在便利性做到瞭顛覆性創新,且守住瞭性價比的基本盤。

反觀自熱鍋,還未在任何一個價值點上做到極致,盡管開創瞭一個新的品類,但是給消費者帶來持續的刺激和滿足瞭。

作為“懶人爆款”,方便、性價比、美味的城墻,至少要守住一方。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