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蓋房子走進現實,南京6個項目入圍省級智能建造試點

2024-02-21 19:38:57 來源:網絡整理

2月20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獲悉,經過企業申報、建設主管部門初審推薦及專傢遴選論證等程序,南京共有6個項目入圍2023年度江蘇省智能建造試點名單。機器人蓋房走進現實、成型鋼筋籠智能加工、數字化平臺精細管理、BIM技術全過程應用……南京不斷探索建築業轉型發展新路徑。

“手腳”並用,機器人蓋樓忙

一臺建築機器人均勻地將砂漿噴在墻上,另一位機器人“工友”跟著壓實、抹平,建築機器人蓋房走進瞭現實。記者瞭解到,在建鄴G71地塊,各類建築機器人齊上崗,“手腳”並用,幹活利索,抹灰噴塗一氣呵成。項目應用瞭測量、放線、抹灰、噴塗等機器人,為提高施工效率和精細度貢獻智能力量。抹灰和噴塗機器人搭配幹活,解放瞭人力。放線機器人和測量機器人測出的數據和圖紙能實時傳回到平板上,更精細快捷。

成型鋼筋籠,10分鐘完成吊裝

在中國移動長三角南京科創中心一期工程,看不到成群結隊的工人,隻看到施工升降機上上下下。僅用瞭10分鐘,南京首個應用成型鋼筋籠在這裡完成瞭吊裝。此項技術的成功運用,標志著南京在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築工業化實踐中實現新突破。記者瞭解到,成型鋼筋籠是一種先進的鋼筋加工方式,由專業化鋼筋加工設備在工廠預先將鋼筋加工成為工程所需成型鋼筋制品,再運送到工地進行快速組裝。使用這項技術的A3樓,可減少現場鋼筋工作量70%,項目裝配率由45%提升至58.8%。

BIM全過程應用,智能化水平再提高

揚子江智慧中心總建築面積約28萬平方米,通過設計施工一體化平臺,統一BIM交付標準,打通從設計到施工,再到竣工交付等各階段的數據交換,實現BIM信息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有效傳遞及應用。基於BIM技術,項目建立瞭精益建造智能施工管理平臺,可實現現場材料、設備、質量安全、進度、成本、人員等統籌管理。采用智能塔吊自動駕駛、無人電梯駕駛等技術和抹灰、清掃、墻板安裝機器人,進一步提高瞭智能化建造水平。

裝配式施工,最高預制率70%

在建鄴區江心洲生態科技島,華泰證券研發及培訓中心項目正加緊推進。項目總建築面積26.58萬平方米,共7個單體,各單體預制裝配率均超過60%,最高預制率近70%。高預制率的裝配式方式既提高瞭施工質量和效率,也有利於現場節能減排。項目主體結構將大量使用預制鋼梁鋼柱,外隔墻使用單元式幕墻,內隔墻則采用預制隔墻板。結合BIM、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化技術,這些構件在工廠完成預制生產,運到現場可直接安裝,實現“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智慧工地集成平臺,實現精細管理

富華路學校項目位於南部新城富華路兩側,西臨大明路,北臨規劃社區服務中心,東臨響水河特色街巷,南臨天華園和富華新寓。項目以大數據為基礎,雲計算及深度學習為手段,建立智慧工地集成平臺,進行全方位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根據項目特點和工程實際情況,將智慧工地分為管理智慧化、生產智慧化、監控智慧化、服務智慧化四個板塊,采用一個集成平臺,包含項目總況、全景監控、進度管理、質量管理等30餘個子系統,實現設備聯動,協同工作,多方共享。

“智慧大腦”助力超高層建造

在建鄴區河西CBD中軸線上,總高416.6米的南京金融城二期東區項目近日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項目在智慧工地的基礎上,建立多方協作的大物聯平臺,形成一個全能“智慧大腦”,助力超高層建築智能建造。手指輕輕一點,就能進入詳細頁面,查看設備實時狀態和運行數據。據介紹,這個平臺運用瞭物聯網、雲計算、5G、AI和BIM技術,集成瞭能耗、環境、安全、進度和人員管理等多個板塊,數字化智能化監測、分析、管理。

據悉,作為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南京今年將堅持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三位一體”,持續推進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培育市級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具有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的試點企業,以及具有一定規模、發展水平和建造模式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智能建造項目集聚區,不斷完善智能建造政策體系、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力爭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南京經驗,加速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通訊員 寧建軒 現代快報/現代+ 記者 楊曉冬(圖源: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