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能否突破產能難關?40%零件需進口,賣出1200架卻僅交付四架

2024-02-27 00:42:17 來源:網絡整理

自從C919問世以來,中國制造的國產大飛機,得到很多國傢認可,訂單在全球大賣1200架,但是紅火的市場前景,也面臨需要解決的難題,依然有40%的零部件需要進口,這是直接導致目前國產大飛機訂單多,但是隻交付瞭4架的原因嗎?如何突破產能難關?

C919國產大飛機目前才交付瞭幾架,其中還經歷瞭發現發動機重要的零件有安全隱患,延後交付的情況。這足以說明,國產的大飛機,在依靠進口零部件的時候,也面臨受到制約。而從最初需要進口60%零部件,到現在有40%零件要進口,這些國外生產的部件,會否限制我國的飛機發展?

從國產大飛機面世,很多網友就對國產有爭議,認為零部件超過半數都依靠進口,很多重要部件都是美國等西方國傢生產的,這簡直讓西方限制瞭生產的渠道,難道不會被卡脖子嗎?

不可否認,這是一款中國設計的飛機,之所以使用國外航空制造公司的零件,也是考慮到生產周期和節約成本,有成熟的廠傢供給零件,比試生產和不斷調整,節約很多時間,而且我國的零部件都是定制的,國外按照我國設計師提出的要求和參數生產加工,不是我國遷就國外的現有部件。

即便如此,很多網友依然擔心,看俄羅斯就知道瞭,從西方進口飛機,說停止供應零部件,就讓俄羅斯陷入維修困境,不得不拆解新的飛機當維修零件使用,造成很大的損失。這種情況完全能夠避免,隻不過西方違約停止供給零部件而已。

如果我國的國產大飛機,依靠西方的零部件組裝飛機,會否遇到類似問題?從理論上來說,依靠西方生產的零部件,是有一定的局限和制約,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畢竟供貨方就算想要履約,也有特殊情況和不可抗力等因素,都可能造成供貨違約的情況。

我國也考慮到這些可能發生的問題,在逐漸解決零件國產化的問題,進口一批,慢慢國產化一批,因此才會從進口總量的六成,降低到現在的四成左右,已經低於過半瞭。

從研發到現在建造交付,經過十多年的奮戰,到去年為止,依然隻交付瞭四架飛機,人們一直都在關註國產飛機的進度,接到手裡的訂單,超過千餘架,是美國和法國兩大航空巨頭都眼熱的訂單數量,但是生產如此緩慢,這不是中國制造的作風,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東航公司在新加坡展示C919,展會當天就讓眾多國際航空公司趨之若鶩,中國高端制造的代表作來瞭,飛機作為特殊的國際商品,贏得瞭幾十個國傢的青睞。

因為中國設計的飛機,能夠輕量化科技化,佈局合理,使用高新材料,動能強勁,續航平穩安全,執飛就能節約10%的燃料,相當於航空公司營業就已經穩賺瞭十個點的利潤,這也讓很多航空公司開始認真考慮中國的飛機。

畢竟燃油消耗是航空領域的支出大項,能夠保障安全高效飛行的前提,還能節約可觀的燃油,中國的飛機還有良好的售後保障,因此收到訂單是很自然的結果。

同時中國的大飛機還推出瞭高原版本,能夠勝任在高海拔地區缺氧和空氣稀薄,氣流托舉不足的環境起飛的飛機,這也讓很多國際客戶更是趨之若鶩。

市場前景紅火,交付緩慢,未來如期履約這些訂單,交付這麼多飛機,有沒有困難?

現在交付的幾架飛機,都是東航公司接收的,東航也是C919大飛機的首次訂戶,國外的訂單還沒有任何一架交付,交付這麼緩慢,確實不是產能跟不上,以我國的生產能力,提速也不是難題。

其實也不是因為西方的零部件問題,阻礙瞭大飛機的快速交付,而是作為首款新型的大飛機,從建造完成到實現運營,要做出最安全的試運行裡程,之後才能安心批量生產和交付。

任何新型飛機運營後都有一個故障千時率,這是航空業都需要面對的問題,簡單理解就像傢用汽車,新車購買後需要有多少公裡的磨合期是一個道理,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各部件有無問題,協同運行的表現,以及出現的各種反應,有無故障等等。

商飛制造的國產大飛機在測試各種環境的飛行極限之後,還需要在常態飛行中測試各種參數,采集各種部件會否出現的小問題,以及日常維修保養需要註意的細節等。

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積累和等待,觀察和發現,完善和解決,等到經歷瞭這個階段之後,對飛機的所有飛行情況都瞭解透徹清楚,我國對這款國產的飛機,所有性能和表現,都瞭如指掌,就能放心大膽地加速產能,從而實現更好的產量交付瞭。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