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傳來:剛剛這位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巨星隕落!

2024-03-06 15:48:59 來源:網絡整理

#精品長文創作季#

華人星光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系後臺授權

天上有一道高尚的光,

落在人間,就是他的模樣。

中華有一種浩然的氣,

凝成骨血,聚在他的身上。

他匍匐於泥土,沙漠,

他攀爬於高山,深井,

越來越多的國人,

腳下踩著他的心血,

越來越遠的歲月,

帶走他去瞭另一個世界。

他叫孫鈞,

一位曾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巨星。

回憶起過往歲月,

孫鈞的內心從來都是十分痛苦。

他出生於炮火連天的年代,

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1937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殺,

那個血雨腥風的夜晚來臨之際,

他們全傢連夜逃亡,

傢人說,這條命,

是從死人堆裡撿回來的。

孫鈞躲過瞭大屠殺,

躲不過內心的熬煎。

全傢人蝸居在上海的法國租界,

11歲的他,

親眼目睹過日本兵的兇殘,

越南兵的欺壓,

他們對中國老百姓犯下累累罪行,

同胞們的慘烈遭遇,

讓他悲,令他痛,

在他心頭,

刻下一道道刻骨銘心的瘡疤。

孫鈞憤而立志,

必學有所成,報效中華!

青年時期,

他考入國立交通大學,

(今上海交大。)

一邊努力讀書,一邊冒殺頭風險,

他是組織學生運動的頭頭,

帶著大傢,

高舉“反饑餓、反迫害、

反內戰”的牌子,

全市大遊行。

他隨身攜帶的皮包裡,

全是揭露國民黨殘暴、

腐敗的秘密宣傳冊。

如此“冥頑不靈”的小子,

很快就上瞭國民黨傳訊的黑名單。

他們揚言逮住孫鈞,

一定要給他嚴厲懲罰。

然而,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很快上海就解放瞭,

新的時代向孫鈞招手,

他也決意以滿腔熱烈,

獻於祖國人民!

1952年,孫鈞被調去蘇聯,

做一位橋梁專傢的翻譯。

當時對橋梁工程並不熟悉,

還是個門外漢的他,

意識到瞭橋梁這種民生工程,

對新中國建設的重要性。

於是孫鈞在工作之餘,

花瞭無數心血和精力,

拿下蘇聯基輔工學院,

博士學位的全部課程,

並自己寫出瞭,

關於“連續鋼拱橋”的論文。

1959年,

我國國防工程緊鑼密鼓開展,

犯愁的是,

地下建築工程幾乎無人可用。

就在這為難之時,

孫鈞回來瞭!

他帶著一身本事,

效力於國防。

他主持勘測設計瞭,

國內第一個地下飛機場(飛機洞庫)。

他承擔規劃瞭,

上海第一個地鐵車站的設計制造。

當時,全中國還沒有人,

能搞這樣的工程,

而領軍者孫鈞,

不過是個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1960年,

孫鈞任同濟大學教研室主任,

負責興辦國內外第一個,

“隧道與地下建築工程”專業。

在這條治學之路上,

他未曾有過一次懈怠。

哪怕是十年蒼茫歲月,

他被下放到農村,

和泥土、石塊打交道,

有時候忙完一整天,

累到說話都哆嗦,

還要偷偷點燈去看地質學的書籍。

那年歲,

隔三岔五就有人來搜傢,

孫鈞什麼都可以不要,

唯獨舍不得他的那些書,

那些足以把他打倒、

令他遭批判的書,

他當寶貝似的藏起來。

對真正的知識分子而言,

頭可斷,血可流,

滿室書香肚裡學問不可丟。

孫鈞滿懷信念:

我相信總有一天,

學問和科學會被再次重視,

那時我這把老骨頭,

大有用武之地!

1980年,

孫鈞等來瞭屬於自己的春天,

一代中國巨星的宏圖偉業,

徐徐展開!

當時,雲南魯佈革、

天生橋等大型水電站,

由於地質復雜安全保障沒有把握,

地下工程受阻。

孫鈞臨危受命,奔波千裡,

利用巖石流變學理論,

成功攻克科研難關。

他的這一突破,

被國內許多地下工程奉為圭臬。

1987年,青島籌備地鐵工程,

埋深問題困擾一大批科研人,

挖的太深增加成本,

太淺不夠安全。

萬般無奈請來瞭孫鈞,

他經過仔細嚴謹論證,

給出瞭圓滿的解決方案,

地鐵建成後,

給當地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

是難以估量的。

後來,成渝一級公路建設,

有四大隧道工程,

每座隧道長達3000米。

這麼大的工程,

通風是個大問題,

國內囿於原有規范條文,

不敢突破。

孫鈞作為顧問組組長,

據理力爭力排眾議,

甚至一度賭上自己的前途,

將國外先進的通風方式引進國內,

就這一項,

他為祖國節省瞭1億元的成本!

孫鈞(前排左一)在歐洲考察隧道工程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幾十年裡,

孫鈞的心血和腳步,

鋪滿瞭祖國大地。

這是他作為主要負責人,

參與主持和設計的:

國內第一長鐵路隧道、

第一長公路隧道、

第一座海底和越江隧道,

世界第一大直徑軟土盾構隧道

……

這是他作為技術專傢,

為之保駕護航的:

錢塘江隧道、

長江江陰大橋、蘇通大橋、

杭州灣大橋、港珠澳大橋、

特大跨橋隧道工程……

他匍匐在地,化身為“土行孫”,

爬過高山,走過曠野,下過深井,

托舉起無數的民生工程。

他學貫中西,突破工程難關,

創下各種科研理論。

就連國際都知道他,

奉他為譽滿世界的,

隧道和地下工程理論大師。

但在國內,每天都有無數國人,

走過他用心血鋪成的隧道、橋梁,

卻沒有多少人,

知道這些工程背後,

有個輝煌的名字:孫鈞。

他是堂堂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來不把自己鎖在辦公室,

他總是在跋山涉水,

去往險峻之地。

隧道塌房、工程湧水、冒頂突泥,

地質工程哪裡有“疑難雜癥”,

哪裡就有他步履蹣跚的身影。

1999年,孫鈞去湖北,

看一座特大跨谷懸索大橋,

它的隧道錨錨洞,

在70米深的地下。

他一腳高一腳低艱難向下,

一步一步走過這幽深的陡坡。

花瞭一個多小時查看巖石結構,

他實在走不動瞭,

別人把他攙扶上來。

足足5分鐘說不出話的孫鈞,

體力已經到瞭極限,

那年,他73歲。

2002年元宵,

黃河兩岸徹骨嚴寒,

室外溫度達到瞭零下18℃。

孫鈞手握冰冷的鐵扶梯,

爬行在南水北調工程中,

穿越黃河盾構隧洞的深大豎井裡。

50多米的深度,

他實地查勘、觸摸巖土地質,

那年,他80歲。

後來,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北,

他背著氧氣罐,

為蘭武客運專線,

烏鞘嶺隧道施工方解難,

那年,剛做瞭心臟支架手術的他,

90歲。

後來,為建設港珠澳大橋,

他在廣州、珠海、中山等地奔波,

提出一部分走海底隧道,

一部分走大橋,

中間用人工島過渡的方案。

為其他民生工程,

每年還要往祖國各地出差30餘次,

學用電腦,上網查資料,

那年,他93歲。

一般工程師,60歲就退休瞭,

孫鈞一直幹到93歲,

走都走不動瞭,

才辦理瞭離休。

他說,人到暮年,壯心不已,

他說,自問工作67年來,

沒有一絲懈怠。

90歲的孫鈞,在港珠澳大橋

在他晚年,

有人曾去探望這位工程力學泰鬥,

結果走到他傢門前,

卻發現門口放著個公共大垃圾桶,

臭氣熏天。

問他為什麼不挪開,

孫鈞說:“放到別的地方,

也是要熏別人的,

還不如就擱我門口。”

德澤與無私,高尚和浩然,

這就是孫鈞院士的骨頭和血肉。

2024年3月1日,

孫老走瞭,

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去世的消息,

甚至沒有多少人,

知道他來過。

唯有這天地記得他的赫赫功績,

那深遠的隧道,

那宏偉的大橋,

跨越橫山,磅礴壯觀,

架海金梁,氣勢吞天。

中國幾乎每一個重大橋隧工程,

背後都站立著一個巍峨的身影,

今日,

世人當知這個頂天立地的男人,

他叫孫鈞。

獻身人間已作古,

巨星一去,天地慟哭,

獨留旌旗烈烈,桃李滿園。

孫鈞為中國,

留下瞭80多位他培養的博士,

27位博士後;

參與建成五座鐵路、公路隧道,

數十座跨江海、大山的橋隧工程。

他說過,無論做人,做事,

都要頂天立地。

先生如此風骨,

當同這巍巍河山一起,與世長存!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