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女王吳健雄,為美國造原子彈,墓碑卻刻著: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2024-01-26 17:42:17 來源:網絡整理

前言:

在閱讀此文章之前,感謝您點個“關註”,既能有很好的體驗,還能有不一樣的參與感,謝謝您的關註!

前言

她是第一位登上美國郵票封面的華人,是唯一一位參與到曼哈頓原子彈計劃的中國人,還幫助兩位華裔科學傢,證明瞭宇稱不守恒理論,為物理學的發展做出瞭重大貢獻。被人們盛譽為‘世界原子彈創始人’“東方的居裡夫人”也是中國的吳健雄先生。

她在臨終前,留下遺願,將自己的骨灰葬回中國,後人知道她的心願,在她的墓碑墓碑上刻上瞭八個字:“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江南水鄉的“雄鷹”

吳健雄出生於1912年,正值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山河淪陷動蕩時期。

吳健雄的父親吳文湘是一位備受尊敬的學者,母親鮑媛詩則是一名精通英文的傑出教師。這對雙親滿懷期望,希望女兒能夠繼承他們的卓越學識,將來取得輝煌的成就。

吳健雄的父親並沒有被傳統的社會期望所束縛,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地為剛出生的女兒取名吳健雄。這個名字不僅賦予瞭她一種堅強的意味,更寄托瞭吳父對女兒的殷切期望。

他們希望吳健雄能夠在成長過程中展現出理想主義的品質,成為一位有志向、有抱負的女性,堂堂巾幗不讓須眉。這個名字既反映瞭傢庭的文化傳承,又展現瞭對女兒美好未來的憧憬。

生長在這樣一個開明的傢庭,吳健雄從小接受的教育也都是最先進的,她從小就顯示出瞭超乎尋常的聰明才智,在學校裡勤奮好學,成績優異,深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她初中就以優異的成績保送入瞭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那是當時中國最好的女子學校之一。在那裡,她接受瞭全面的教育,同時培養瞭堅強的意志和獨立的人格。

高中畢業不久,吳健雄成為瞭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這一職業毫無疑問是無比偉大的,但對於熱愛理科,喜歡不斷攀登科學頂峰的吳健雄來說,這樣的生活還是太過平淡瞭,在獲得父親的支持後,吳健雄直接辭去瞭教職,憑借優異的成績考上瞭國立中央大學。

上大學後,選擇專業的時候,吳健雄選擇瞭一個當時瞭很少有人涉及的專業——物理學。

她喜歡這個看似冷峻、實則精妙絕倫的學科,她覺得物理學能夠揭示自然界的奧秘,讓人感到無比的美妙和神奇。

畢業之後,吳健雄原本可以憑借卓越的學業表現選擇留校從事教職,過上安定的生活。然而,她內心深處憧憬著攀登科學的巔峰。在傢人和導師的全力支持下,1936年,年僅24歲的吳健雄踏上瞭實現夢想的征程,遠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迎著未知的挑戰,勇敢地走上瞭通向科學高峰的道路。

“曼哈頓計劃”

在加州大學度過的學習生涯中,吳健雄極其的刻苦和努力,贏得瞭導師的高度賞識。由於她的傑出表現,著名物理學傢奧本海默教授親自選擇瞭她作為自己的博士生。奧本海默教授本身就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傢,他對吳健雄的學識、才華以及勤奮的性格深感欽佩,雙方之間建立起瞭十分深厚的師生情感。

在奧本海默的悉心指導下,吳健雄不負眾望,成功獲得瞭博士學位,並以極其出色的成績畢業。她成為當時美國為數不多的女性核物理博士之一,這不僅是對她個人努力的巔峰認可,也是對她在科學領域的卓越貢獻的肯定。這段師生關系不僅見證瞭吳健雄的學術成就,也在科研領域樹立瞭一個成功女性的榜樣。

畢業後,吳健雄前往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職。她不僅學識淵博,而且教學態度認真負責,深受全校師生的歡迎和尊敬,她還經常受邀給美國軍方的高級官員講授核物理知識,受到瞭軍方尤其是陸軍的註意和賞識。

1941年,美國啟動瞭代號“曼哈頓計劃”的機密國防項目,其最高目標是研制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原子彈。這是一個影響瞭世界歷史的項目,它的成功不僅改變戰爭的走向,影響瞭整個世界的局勢,同時也開啟瞭核時代的序幕。

當時的美國政府邀請瞭當時世界英才包括愛因斯坦以及奧本海默在內的物理學大佬。那個時候,吳健雄雖然專業非常強大,但因為她中國人的身份,直接被整個計劃排除在外瞭。

曼哈頓計劃前期推進比較順利,但是工程到瞭關鍵時刻卻無法推進,他們遇到瞭讓全世界科學傢都一籌莫展的難題。

那就是核反映的引燃十分容易,但是在成功引爆之後,反應中的大多數中子卻突然消失,理論上應該產生的鏈式反應卻直接中斷,爆炸也就失敗瞭這一現象也讓一眾科學傢非常困惑。

在面對原子彈研發陷入停滯的困境時,奧本海默突然想起瞭吳健雄曾經對鈾原子核分裂產物進行研究的經歷。看到這個難題,他迅速找到瞭這位他引以為傲的門生,希望她能夠為解決問題貢獻她的專業知識。

1944年,吳健雄在導師勞倫斯和奧本海默的邀請下,參與瞭“曼哈頓計劃”,成為該計劃中唯一一位華人女性物理學傢。

隨後,在位於紐約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傢實驗室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絕密實驗室裡,吳健雄與她的同事們日夜不停地進行著鈾的提取和濃縮實驗。經過不懈努力和反復驗證,1942年,她終於在濃縮鈾的過程中取得瞭具有重要意義的關鍵性突破,確立瞭鈾元素最佳的濃縮方案,為原子彈的研發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1945年7月16日凌晨,世界見證瞭在新墨西哥州沙漠試驗場上成功試爆的首枚原子彈。在這令人震驚的時刻,吳健雄的屬下科學傢們立刻將這一歷史性的消息傳達給她。吳健雄聽聞後欣喜若狂,興奮地跳瞭起來,毫不猶豫地擁抱瞭身邊的同事。

她的內心充滿瞭自豪和喜悅,深信自己的辛勤努力沒有白費。這一成就讓她感到無比自豪,在這一刻,吳健雄感受到瞭科學探索所帶來的巨大成就感和為之奮鬥的價值。

而吳健雄對於這一計劃的貢獻就連奧本哈默都親口承認,他公開表示:如果沒有吳博士的論文,原子彈絕無可能這麼快就研發出來。她是名副其實的「原子彈之母」。

但是她的功勞被美國高層惡意抹黑,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獎勵。

證明宇稱不守恒理論

在吳健雄的一生取得的無數科研成就中,最偉大的貢獻並不是曼哈頓計劃,而是通過自主設計實驗驗證瞭宇稱不守恒的假設。

曾經的微觀物理世界中有一條全世界科學傢認定的金科玉律——「宇稱守恒定律」,宇稱對稱性是指,如果將一個物理系統的所有坐標反向,那麼物理規律不會改變。這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物理學原理,它被認為是自然界的基礎定律之一。但楊振寧和李政道卻對這條的定律產生瞭懷疑,並且提出瞭論點,寫出瞭論文。

當時這兩位華人科學傢興沖沖的拿著直接的論文想要找到人幫助設計實驗,卻被當時傲慢的白人科學傢們拒之門外,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宇稱守恒定律」是不可能被推翻的時候,吳健雄知道瞭這件事,她不顧導師的勸阻,義無反顧的開始瞭實驗的設計。

為瞭驗證自己的猜想,吳健雄策劃並執行瞭一項精密的實驗,她選擇瞭一種名為鈷-60的放射性物質。

她將鈷60置於一個強磁場中,促使其發生β衰變,即釋放電子。通過使用探測器測量電子的發射方向,吳健雄發現瞭一個令人驚訝的現象:電子的發射方向與磁場的方向相關,而不是隨機的。這發現表明,如果反轉鈷60的坐標,電子的發射方向也將反向,而不是保持不變。

吳健雄的實驗結果震驚瞭整個物理學界,也為她贏得瞭無數的贊譽和榮譽。她的實驗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實驗之一”,她的理論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發現之一”,她的成就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貢獻之一”。

但是因為她華裔女科學傢的身份,再加上實驗設計成功的消息被提前泄露,導致其他幾篇文章發表時間跟吳健雄極其相近,導致諾貝爾獎沒有頒發給吳健雄,而重大基礎定律被推翻,而實驗人不獲獎,歷史僅此一例。

對於諾貝爾獎將吳健雄拒之門外是否存在性別歧視,在當時的科學界引發瞭巨大爭議,許多科學傢都對為吳健雄感到惋惜和不平。吳健雄本人卻很淡然的說:“雖然這件事深深的傷害瞭我,但是我並不是為瞭爭得榮譽才去做學問和實驗的,何況我還得到瞭許多科學傢的承認,這已經足夠瞭。

心系祖國

吳健雄雖然在美國生活瞭幾十年,但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她多次回國探親和訪問,與中國的科學傢們進行交流和合作,為中國的科教事業貢獻力量。她還積極支持中國的民主運動,為中國的政治改革呼籲和奮鬥。她曾經說過:“我是一個永遠的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我希望我的祖國能夠繁榮昌盛,民主自由。”

1997年,吳健雄因為癌癥去世,享年84歲。她在臨終前,提出瞭一個遺願,希望能夠將自己的骨灰帶回中國,能夠葬在傢鄉。她說:“我想和我的祖國同在,我想和我的親人同在,我想和我的同胞同在。”她的遺願得到瞭傢人和朋友的尊重和支持,她的骨灰被安葬在北京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墓地。她的墓碑上刻著八個字:“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