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水鄉紹興,解鎖江南“風骨”

2024-03-06 13:18:15 來源:網絡整理

春雷乍動、雨水增多

萬物生機盎然

3月5日

時至驚蟄

這一年中最響亮的節氣

驚醒瞭紹興這座千年古城

活潑生萌的春天

悠悠鑒湖水,濃濃古越情

鑒水湖畔的古城紹興

素有“山清水秀之鄉,歷史文物之邦,名人薈萃之地”

的盛譽

亦有水鄉、橋鄉、酒鄉

書法之鄉、戲曲之鄉、名士之鄉的美稱

如果說蘇杭是江南的眉目

那麼紹興就是江南的風骨

這裡既有烏篷船搖櫓而過的水鄉柔情

又具會稽山佇立千年的威嚴肅穆

驚蟄至

黃酒滿盞思故人

歷史上多位文人雅士、英才豪傑

或在紹興留下瞭故居

或有逸聞韻事之蹤跡可尋

王羲之醉毫

“天下第一行書”

因陸遊、唐婉愛情悲劇聞名的沈園

少年魯迅筆下

情韻各異的百草園與三味書屋……

都給紹興增添無窮魅力

遊在紹興

魯迅故裡

魯迅是紹興的象征

在魯迅故裡歷史街區

仍蕩漾著魯迅筆下的風情

步入三味書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

這些從小就閱讀的文字

成瞭此時的索引

小小的百草園亦很生動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

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

令人神往

鑒湖

鑒湖是紹興的“母親湖”

是自然與歷史留給紹興最佳的城市名片

鑒湖的風光多姿多彩

讓詩人看不夠,寫不盡

驚蟄時節

擇一風和日麗之日

沿湖而行或泛舟湖上

昔日王羲之筆下

“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遊”的

意境撲面而來

也難怪李白

會“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瞭

覆卮山

謝靈運曾言“登此山飲酒賦詩,飲罷覆卮”

覆卮山因此而得名

在覆卮山崗坡

一條長條形堆壘的石塊群

似滔天巨浪

從第四紀冰川“奔湧”而來

沿亂石鋪成的石階而上

路途雖然有些累人

但親睹“石浪”滾滾而下

隻震撼於大自然的力量

西施故裡

尋覓紹興古越文化

可以去西施故裡

西施故裡依浣紗江逶迤而行,綿延數裡

西施殿、中國歷代名媛館、范蠡祠、

民俗館、鄭氏宗祠、三賢館等在此依次排開

與西施相關的典故

如沉魚落雁、東施效顰等

都能在這裡找到對應實物

越劇小鎮

紹興自古是個“有戲”的地方

越劇作為中國第二大劇種

火遍大江南北

國內第一個以戲劇劇種命名的文旅小鎮

“越劇小鎮”便坐落在紹興嵊州

這裡有為全球瀕危劇種設立的專屬劇場

被譽為越劇界的“金色大廳”

小鎮見證著百年越劇回溯源頭的悠遠歷史

更承擔將越劇傳承和發揚的使命

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始建於東晉

寺內立有1600多年歷史的石彌勒佛

是中國南方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

被譽為“越國敦煌”

南朝著名文藝理論傢劉勰贊曰

“不世之寶,無等之業。”

晉時高僧曇光也曾在此棲跡潛修

如今,新昌大佛已被學界稱之為“江南第一大佛”

食在紹興

油炸臭豆腐

臭豆腐可以說是紹興美食的必修課

因其“生臭熟香”的品性

色澤金黃,外脆裡嫩

在海內外擁有眾多的粉絲

油炸臭豆腐一經品嘗

其美味難以言表,使人欲罷不能

單鮑大黃魚

單鮑黃魚,俗稱水鯗

單鮑之風

源於紹興鹽漁之利和百姓節儉之美德

在紹興民間常自制自食

被視為夏秋季節的開胃保健菜

並相傳成為一種民風食俗

因為鹽的作用

魚肉肉質更加緊實爽滑

蒸好後肉質呈蒜瓣狀,鮮美異常

具有獨特的風味

一品紹三鮮

相傳南宋年間

在江南一帶不斷躲避金軍入侵的宋高宗

因積勞成疾胃口不開

紹興首富張員外得知後

請傢廚以肉圓、魚圓為底

配以山筍、河蝦、火腿等食材隔水蒸制

宋高宗品嘗後大呼“鮮哉”

欣然賜名為“一品紹三鮮”

因“紹三鮮”食材豐富、寓意美好

百姓稱之為“吉利全傢福”

糟熘河蝦仁

以酒入肴,是紹興由來已久的烹調智慧

酒糟作為酒的衍生品,其味醇厚、異香

糟熘蝦仁以酒糟為主要調味品

選用新鮮河蝦仁

烹入糟汁,軟溜成菜

是宴席上用來款待賓客的不二之選

幹菜燜豬肉

幹菜燜肉是去紹興必吃的當傢菜

幹菜燜肉把幹菜的咸、香等特有的滋味

與豬肉的油潤、鮮美融合在一起

咸鮮合一

充分體現著紹興人在飲食上的智慧

來源:半月談新媒體

記者:段菁菁

素材支持:紹興市文旅廣電局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