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和精神的錯位/李敬東

2024-08-05 12:20:18 來源:網絡整理

語言和精神的錯位/李敬東

在藝術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優秀的藝術作品會經久不衰,令人百讀不厭、常讀常新。它是人們生活當中真正的而且寶貴的精神食糧。相反那些利用媒體大肆炒作,夢想一夜成名的急功近利者,在歷史上都不會有生命力,這種嘩眾取寵的東西早晚會成為過眼煙雲而轉瞬即逝的。


筆者認為要稱得上優秀的值得稱道的藝術作品,首先要滲透著深厚的歷史人文背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不是那些隻註重外在形式的標新立異,忽略精神蘊含的應世之作。

返觀書壇前一階段頻繁的展覽,隻註重個性語言的凸顯,卻難以掩飾內在精神的蒼白。甚至有些語言是擲用或搬來的,有效法徐渭、王鐸和張瑞圖,也有張揚民間書風或一些非經典的流行傾向。他們往往是以喪失主體精神為代價的。


通常來說,一個人的語言和精神是應該始終保持一致的。因此,在藝術發展進程中,精神修煉到一定高度,語言自然就會豐富,如果精神層面表現出粗疏幼稚的傾向,語言也會變得極為簡單。從某種程度上說語言是“情感的表現”(達爾文),而情感是受精神思想支配衍化滋生出來的心理反應,凡是語言都必伴隨著情感或思想,但是情感思想的局部有不伴隨語言的現象。人的感官所表現出的各種感覺,可以成為形形色色的意念,當作思想的源泉和語言的媒介。情感之中也有許許多多細微末節不好用語言直接表達。


換言之,精神的實質生成思想和情感,語言的媒介往往是形式和符號。它們反映在當代書法藝術中凸顯出強烈的錯位和反差,現代書法註重外在形式,即個人藝術語言的建立,而忽視作品背後思想和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可以說看不出精神的指向,讓人覺得精神暴露出瞭茫然而不知所雲。這便是我以為的語言已經遊離於精神之外,二者已經不在一個層面,凸顯出嚴重的錯位。這是當代書法創作者的一個通病,他們本人或許也無法預見這一現象。眾所周知,當書法作品置於展廳的同時,非常註重其形態、筆勢、材料及色澤等視覺效果上的要求。使得書法本身並沒有突破媒介材料的物質性因素,進而成為客觀化的局限和形式至上的約束。這種“言不由衷的語言符號”無法指向支撐語言個性的思想和情感。更無法顯現個體生命存在的本真和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所在。


然而恰恰是這種生命的本真才能實現對既定目標的追求和超越。優秀的書法作品應遵從藝術的內在規律,它的內涵不能脫離作者所生存的文化背景,如顏真卿的《祭侄稿》和蘇軾的《黃州寒食詩》之所以能成為書法史上的扛鼎之作,關鍵在於它使我們透過那種無意識的書寫窺見作者在情感的宣泄之中,真實地描整瞭當時的生存境遇和心理的狀態;在精神上我們還能感受到作者的靈魂的振動和撞擊的火花。這是來自內心深處的東西,它是藝術傢希翼超越現實的精神追求。通過筆墨詩意再現人類自身生命存在的本真,從中放射出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直抵觀賞者內心深處,使觀者的心靈也會激蕩,產生共鳴。毋庸置疑這種至大至剛的力量會抗拒俗世之中的平庸,去開啟生命存在的趨於完美的理想境界,讓生生不息的自由精神放馳騁。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