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為心畫:書為心動,情性所達

2024-08-05 12:05:08 來源:網絡整理

書法的心性:書為心動,情性所達

我們常說“書為心畫”這裡的“心畫”是什麼呢?


從淺層意思來說,是指的心揮手運,就是心中之法指揮手,由手而指,在紙上揮灑。實際上還有更深層的含義,就是借助書法藝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審美觀念和情感,也就是所謂的“心性”。那麼書法是如何表達心性的呢?

從技術角度來說,書法的技法是我們表達自我審美的基本語言,但這隻是語言的元素和詞組,就像語言的基本單位。


當一位書法傢,再掌握這麼技法語言以後,就可以借助這些技法語言元素按照一定的組合方式來表達自己,甚至表現自我,也即是借助書法藝術語言來表達自我性情,所以書法作品的存在也有一個積累的厚積薄發的過程,一個有感有所觸動而要表達的心路歷程,正所謂,書為心動,情性所達。

從理論上來說,書法為情感性靈的載體,線質與用筆、用墨的不同,章法與幅式的迥異,但無不蘊含著書者的涵養修為,也就是“心性”的寄托和表現。


有書法傢,在談到這個問題是就曾經明確指出,借助書法表達心性是書法傢情感渲泄的主要方式,適當、適宜、適度地進行心性的表達,其作品往往反映的是書法傢的涵養和藝術修為。

可以這樣說,書法藝術就是一個文化的大融爐,雜揉個性、品味、造化與精神,在傳統與現代,繼承與創新,大美術與大世界的領域聚合正能量。

書法是一個人情趣和審美觀念最真實的表達方式,這種觀點在古代經典書法理論中也有所闡述,如清代劉熙載所說:“書,如也。如其才,如其學,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意思是說,書法能夠通過點畫、結構、墨色和章法的變化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意向和審美情趣,所以古人在寫信時常說一句話,見字如面,就是這個道理,欣賞從書寫者是的書法作品中就能夠遙見作者的人品心胸。

談到這個問題:書為心動,情性所達。不得不提到經典書法,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和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可以說都是無意於佳乃佳的巔峰經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特別是顏真卿的書法《祭侄文稿》,包括顏真卿的其他作品如《爭座位帖》,可以說都是無意於書法的文字草稿,專為文意,而不思書“法”,但由於書寫者長期的超逸的書法修為和文化修養,思想道德情操,乃至書為心動,情性所至,而成就千古不朽書法藝術經典。

基於這個因素,後來者多倡導書法創作以自己的書法寫自己的文章為最貴。如毛澤東主席的詩詞書法就是現代書法一個高原、書法的珠穆朗瑪峰。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