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學生不預習還好,一旦預習瞭,上課反而不學瞭,咋辦?

2024-07-27 01:30:26 來源:網絡整理

為什麼很多小學孩子,預習反而會導致上課溜號?這個問題確實存在,而且具有一定普遍性,也給不少傢長和老師帶來不少困惑和不小壓力;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正確把握預習的科學內涵和科學的方式方法。預習也特別講究個度的問題,“欲速則不達”,或者“過猶不及”!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預習就是在上課前對即將要學習的教學內容進行閱讀,瞭解其梗概,掌握其要旨,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於掌握聽課的主動權,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預習更是獨立學習的有益嘗試,對所將要學習內容是否正確理解,能否把握其重點、關鍵,洞察到隱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時在聽課中得到有效檢驗、加強或矯正,有利於提高學習能力和養成自學的習慣。所以,預習不僅非常重要,而是十分必要,預習功夫下得好,大致可以理解上課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內容;相反地,如果不註意預習的功夫,即便課後花費數倍的時間也難以產生相同的效果!

預習需要特別註意目的和方法,目的明確、方法得當,就能夠收到學習上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預習可以先從老師佈置的預習內容做起,就是在看的過程中,找出哪些地方看得懂,哪些地方看不懂,哪些地方感到困難,哪些地方覺得有問題。具體來說,主要有四個步驟: ①閱讀單元內容說明、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或自讀提示,閱讀文本教材,閱讀課文的註釋,閱讀課後的“研討與練習”,進而明瞭學習的基本目的和任務;②查資料,通過相關工具書輔助預習,如字典、詞典、原理、公式、報道、相關文獻等,幫助順利實現較好閱讀和理解基本大意;③思考和記筆記,對於閱讀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標註出來,或者在筆記上及時記錄下來,便於課堂上更加集中註意力聽講;④做簡單的基礎性訓練,很多老師上課前都會提前發預習案,即便沒有,學生自己也會準備有相關一課一練,在自我充分預習的基礎上,簡要地練習一下,預習效果更佳!

不要把預習當成“超前學習”,或者簡單看一下敷衍塞則、應付差事。之所以會出現“很多小學孩子,預習反而會導致上課溜號”現象,就是因為許多傢長誤把預習理解成“超前學習”瞭,不惜花費重金,讓孩子進入輔導班把即將要課堂學習的內容,讓孩子提前學習,而課堂學習時又大同小異,因而孩子失去瞭學習興趣,自以為都已經學過瞭或者學會瞭,對於老師的正規教學不當一回事,溜號也就順理成章!國傢三令五申,一再禁止中小學生“提前學習”、“超前學習”;在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有關情況,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就特別強調,要“堅決防止學生學業負擔過重”,治本之策,就是提高課堂效率,堅決杜絕超前、超標的培訓行為。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預習是一種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但是在預習時也要充分尊重其內在的規律性,不能把預習搞成“超前學習”,也不能把預習當成一種負擔來應付,而是要遵循規律,正確地進行預習,有的放矢、收到實效、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快感!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