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你怎麼看?

2024-07-26 22:05:33 來源:網絡整理

這幾天在平臺發現瞭一個問題:

如何看待“隻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這個問題已經接近6000個回答,近百人收藏。從中看出這個話題擊中瞭很多人敏感的神經。

說實在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個說法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曾經聽說過。要麼是在專傢報告會上聽到的,要麼是全校教職工會上聽到的,要麼是從一些讀物上看到的。

這句教育名言是誰發明出來的?

據考證,這是我國兒童教育專傢、兒童教育心理學傢陳鶴琴先生講過的一句話。

陳鶴琴先生一生致力於幼兒教育,提出“中國兒童教育的發展要適合國情,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呼籲建立兒童教育師資培訓體系”的主張。

有意思的是,筆者翻看瞭關於陳鶴琴先生的簡介,發現流傳甚廣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竟然沒有寫進簡介當中。按照很多人的想法,這句話應該是陳先生濃墨重彩的一筆!

其實不然,“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陳先生寫給自己看的,類似座右銘,是一句自勉之語。自我加壓、自我提醒,力求自己在教育中達到這種境界。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適合幼兒教育或者小學低年級教育

在我知道陳先生是致力於幼兒教育的專傢學者之後,對他說出這種話,絲毫不感到奇怪。要是換做我,我可能也能說出類似的話。

為什麼?

人之初,性本善。幼兒、兒童就像花骨朵一樣,在他們的意識世界裡就是一張白紙,可塑性極強,抹上紅色,他們就是紅色,塗上黑色,他們就會成為黑色。

就像小樹一樣,一旦發現長歪瞭,可以輔之以手段加以矯正。兒童也是如此,他們的三觀尚未形成或者沒有固化,經過循循善誘,足以進行改變。換句話說,教育的難度非常小。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在中學階段很難落實

本來這句話是陳鶴琴先生用來自勉的,沒想到被一些“磚傢”所利用,成為套在教師脖子上的枷鎖。這件事如果被陳先生知道的話,恐怕也是感慨萬千瞭。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在中學階段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以初一學生為例,能讀初一的孩子年齡一般在13歲左右。十多年的閱歷已經在自己的思想上沉積瞭一些東西,人生的底色已經是五彩斑斕瞭,赤橙黃綠青藍紫黑,各種顏色都有。

有些底色已經摻雜很多黑色的學生,通過老師的“調教”變成紅色的難度就比較大瞭。

舉個例子:

假如有個孩子在兒童時期或者小學階段養成瞭打架鬥毆、逃學曠課的壞習慣,你想把這個孩子變成“好孩子”,可能需要花費無法想象的時間和精力。

這本身就有孩子性格方面的原因,我們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是很困難的。我們能改變的隻能是一個人的習慣。

但是這樣的學生身上的壞習慣並非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長時間、日積月累形成的,不容易改變,就像“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那樣,壞習慣的形成時間很短,克服壞習慣需要較長時間去矯正。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從理論上是可以的。教師需要專門拿出時間陪著這種孩子談心、輔導,既包括心理方面的,還包括學業方面的。

但是,老師們每天的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批改試卷、輔導自習等等。如果再拿出專門的時間去教育“這種孩子”,勢必會分散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影響到大多數孩子的成長和學習。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河南女校長辦高中,專收“差生”,不收取學生費用,虧損瞭200萬。

看完這個新聞後,對這位校長除瞭肅然起敬,還是肅然起敬。

但是,這種做法是不可能復制的。比如這個校長承包瞭幾百畝梨園,讓學生勞動,幫忙維護梨園,梨子也是經費收入的來源之一。

再說,這位女校長收取的“差生”也是相對的,對於那些“油鹽不進”的學生,恐怕也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局限性的命題,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

前面說過瞭,這句話是陳先生用於自勉的話語,鼓勵自己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這句話,既不是教育規律,也不是教育部門提出的法定要求。

我覺得,這句話不應該成為套在教師脖子上的枷鎖,更不應該成為社會上那些對教育不友善的人指責教育的話柄!

我最反感那些不懂教育,又喜歡對教育指手畫腳的人。他們的言行隻能證明他們的無知。

記得上世紀末,我還在一處鄉鎮高中任教。在教師節慶祝大會上,黨委書記對全體與會教師頤指氣使,不屑一顧地講瞭一些話。本來教師節是教師的節日,應該高高興興的,但是那位黨委書記從頭到尾就沒有說過教育的一句好話,滿是批評和指責的意思。雖然老師的工資是由鄉鎮承擔的,也確實不容易,但是也沒有必要那樣做的。

這個黨委書記當時說瞭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學生就是一塊朽木,你們也要雕刻出馬子來!”現在仔細想想,黨委書記的話竟然與陳先生的這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O(∩_∩)O哈哈~

觀點

在我看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隻是烏托邦式的理想罷瞭。

當成老師們奮鬥的目標和教育的理想,無可厚非。

如果要求老師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必須踐行之,我看還是省省心吧!


我是朗月寒雪,感謝閱讀,歡迎關註。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