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戰爭:未曾公開的“35227烈士轉運站”,內附真實照片

2024-02-22 04:11:58 來源:網絡整理

1979年2月初,邊境戰鬥前夕的氣氛異常緊張,37師的文工團在進行完戰前的宣傳演出後,立即按照命令一分為五,進入傷員救治、烈士轉運安葬等崗位中。下面是老兵當年親身經歷甲種野戰師在戰時狀態下的烈士轉運工作所見所聞。

 在中越邊境河口洞坪公路的一個拐彎處有一大片橡膠林,林子旁邊插著一塊木板,上面寫著“35227部隊轉運站”幾個大字。不知情的人看見瞭還以為這就是一般物資轉運站,然而這裡卻是一個未曾公開的角落,裡面轉運的並非物資,而是前線剛剛犧牲的戰士。

野戰醫院急救

在轉運站,準備最多的就是藍色的塑料袋、白佈、白酒和福爾馬林等,一切都是按照嚴格的要求進行消菌殺毒。文工團的任務就是確保接收到的37師部隊所有烈士,做好身份核實並登記造冊,然後清理收殮裝袋,整理烈士遺物,以最快的速度裝車並護送至屏邊縣城,然後轉交給烈士安葬點。

急救包

2月17號凌晨時分,對越反擊戰拉開帷幕,炮兵兵鋒所指萬炮齊發,寂靜的黑夜頓時亮如白晝,炮擊過後,步兵戰士們同固守230高地的越軍加強連進行戰鬥。上午10點左右,部隊送來瞭第一批烈士,雖然文工團人員已經做好瞭心理準備,但是一看見滿身泥漿和污血的烈士軀體,心中仍然怔瞭一下。

文工團合影

眼前躺著的,都是平日裡一起玩耍的好兄弟好戰友,幾個小時前還在活蹦亂跳,此刻卻一動不動,毫無氣息。文工團的人員抬起瞭一位胸前纏滿繃帶的烈士,輕輕地將他抬到車前,然後按照流程,核實姓名、部隊番號、犧牲時間地點等。之後卸下他身上的子彈夾、手榴彈袋等,清理好以後裝入袋子上車。

清洗烈士傷口

下午2點左右,部隊又送來一批,其中一個烈士是主攻連的四連長劉建榮,在奪取230高地時,越軍占據有利地形負隅頑抗,劉連長所在的部隊傷亡較大,激戰中他沖在最前面,導致多處負傷,最終倒在瞭進攻的路上。

在付出瞭較為沉重的代價後,230高地終於被攻下。在護送因攻克高地而犧牲的戰士們去往屏邊縣途中,車輛時常遭受來自越軍的襲擊,車隊為此不敢停留,隻能猛轟油門一路狂奔,一直到瞭下一個檢查站才敢停車查看情況,所幸的是在襲擊中沒有傷著烈士們。

車隊去往屏邊縣途中狂奔

37師的烈士們最終被安置在瞭屏邊縣郊水沖子,幾名文工團的人負責給烈士們建檔造冊,然後由文工團的女戰士清理遺物,她們事先為烈士們準備好全新的65式軍裝,將帽徽和領章全部安好,這樣換的時候就方便一些。

文工團女戰士安葬烈士

在給烈士們換的時候,她們見得最多的就是請戰書、決心書、遺書、書信、照片和香煙等。一切都整理完之後,戰友們在他們的墓前輕輕撒下一抔土,能在最後為這些戰友做點事,也不枉兄弟戰友一場瞭。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