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著名外三關-雁門關、偏頭關、寧武關

2024-02-22 03:51:53 來源:網絡整理

長城是一座結構龐大復雜的邊防堡壘,綿延6700公裡見證瞭中原農耕和北方遊牧不同文明間劍拔弩張的沖突與對抗。

明長城內外兩道:

外長城,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全長一萬二千七百多裡,也叫“外邊”或“邊墻”;內長城,初為北齊時修建,也叫“次邊”;據明史《兵志·邊防》的記載:“西起山西老營堡轉南而東,歷寧武,雁門、北樓至平型關盡境約八百裡;又轉南而東,為保定界,歷龍泉、倒馬、紫荊、吳王口、插箭嶺、浮圖峪至沿河口,約一千七十餘裡;又東北為順天界(今北京市)歷高崖、白羊、抵居庸關,約一百八十餘裡。皆峻嶺層崗,險在內者,所謂次邊也”。

內外兩道的東交匯點為懷柔慕田峪長城附近;

向北為外長城:經延慶四海鎮由白河堡附近進入河北赤城縣的獨石口,沿西北到張傢口、大同,到偏頭關,最後至嘉峪關;向西是內長城:經過居庸關(八達嶺),進入懷來,入門頭溝,從靈山出北京進入河北涿鹿至淶源到河北易縣的紫荊關,再到山西雁門關、寧武關和偏頭關,在偏頭關的東邊白羊嶺上和外長城匯合。

內長城,“內三關”和“外三關”

東邊的三座關口,倒馬關、紫荊關、居庸關合稱為內長城的“內三關”;西邊的三座關隘,偏關(偏頭關)、寧武關、雁門關合稱為內長城的“外三關”。

寧武關

寧武關,在今寧武縣城區。始建於明代中期,為歷史上著名的山西“三關”(偏關、雁門、寧武關)之一。

據史料記載,寧武關於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為萬裡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因其地處“三關”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故《邊防考》上說:“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世。”現存關城舊址范圍分西關和東關兩部分,城墻依山勢而建,十分壯觀。據史書記載,明弘治十一年(1498)擴城七裡。萬歷三十四年(1606)城墻砌磚,周長3567米。城中鼓樓為寧武關代表性建築。周圍烽火臺峙立,氣勢雄偉。

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為東進北京,在“寧武關”與明軍進行瞭一場爭奪戰,史稱“寧武關之戰”,擊敗鎮守雁門關的三關總兵周遇吉,為奪取北京掃清瞭障礙。今在寧武恢河東岸,仍有周遇吉之墓,為磚石所築。

傳說寧武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遇敵侵犯可神奇地飛走。但見城池猶如鳳身,城北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東西延伸的兩堡儼然鳳翅,南城之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雄居城中的鼓樓,堪稱鳳凰的心臟,使人產生美妙的聯想。

寧武關鼓樓,位於今寧武縣城人民大街,平面佈局基本呈正方形,外觀為三層三簷九背重簷歇山頂,下置磚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餘米,氣勢宏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雁門關

「天下九塞 雁門為首」,雁門關自古便是兵傢必爭之地!從早期的匈奴、鮮卑、突厥,到後來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北方民族都在這裡與漢王朝殺來殺去。生生死死輸輸贏贏英雄狗熊都在雁門關!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的氣勢雁門關為世界文化遺產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裡處的雁門山中,是中國長城文化、關隘文化的瑰寶。李廣曾經在此,衛青曾經在此、霍去病曾經在此、薛仁貴曾經在此…… 你可以站在他們站立的地方,回到歷史的現場,然後毫發無傷地回到現在,烽火已滅,長城酣睡,在蒼茫的沉陽裡,隱約聽見遠去的達達馬蹄…

巍巍恒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於山巔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築在峻拔的雁門山脊。

雁門山,古稱勾註山。這裡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

雁門關關城踞於雁門山(是呂梁山脈北支)雁門之口,北通晉北重鎮大同,遠至蒙古高原,南通晉中重鎮太原。雁門關與其西面的寧武、偏頭兩關相連,總稱“晉北三關”,亦稱“外三關”(與北京西面太行山上長城“內三關”相對而言)。北宋,雁門山-恒山一帶是宋與遼的分界,雁門關的戰事頻繁。抗遼名將楊繼業及其後代多年與遼作戰,主要就在雁門關內外。雁門關北面有一片方圓10公裡的平灘地,據說就是楊傢將與遼血戰的金沙灘。在代縣城東10公裡鹿帝澗村是楊繼業故裡。現大同通太原的公路線經過雁門關是晉北至晉中的最便捷道路。

偏頭關

偏頭關,是萬裡長城外三關之首,五代北漢乾佑四年設寨,明洪武二十三年築偏關城,宣德年間起山西鎮(亦稱太原鎮)在偏關駐防113年,有“宣大以蔽京師,偏頭以蔽全晉也”之記載。偏關縣境內有明代修築、總長為500公裡的六條邊墻——明長城,1000多個烽火臺,30多個古營堡,10多個古寺廟,30公裡的黃河大峽谷。 

偏頭關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為內長城的“外三關”,其東面是恒山餘脈,西面則緊靠黃河,北面與內蒙相望,南面與寧武關相連,此地自古為兵傢必爭之地。因它是外三關中最西邊的一座,而原關城兩側城墻東仰西伏,形如人首之偏,故稱為偏頭關,後來人們習慣簡稱其為偏關,現偏關關城為1999年修復。 

 

早期的偏關城,為明朝所修築。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太原五衛,偏關屬鎮西衛。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鎮西衛指揮使張賢在偏關置偏關所,始築新城。

偏關縣位於山西省西北部,北靠長城與內蒙清水河縣接壤,西臨黃河與內蒙準格爾旗隔河相望,南與河曲、五寨兩縣相連,東與神池、平魯兩縣毗鄰。 

制高點上是偏關著名的文筆凌霄塔。它的確切位置是在偏關東南一公裡處,系明代建築,為磚石結構八角形樓閣式空心雁塔,塔高35米,外觀形似文筆,故名“文筆凌霄”塔,為偏關一景。文筆凌霄塔今天已被人視為偏關的象征。

基座底部周長二十九米,門洞向西開,石雕碹口,為魚龍幻圖。第一層為弧形磚碹頂棚。二層以上為空心樓閣,上下四面間隔開窗洞,內隱築地式樓梯直至塔頂,塔頂繪有太級圖。三層窗外按八個方位砌有八卦圖,從二層以上按比例逐層回縮,回縮率恰到好處。

偏頭關北接蒙古高原,西隔黃河與鄂爾多斯高原相對,內外長城在關東老營堡處相接。偏頭關是明代“外三關”中最西面一關,又有外關之稱。偏頭關城建於黑駝山的山坳內,城周近3公裡,四面環山,形若覆盆。關外有四道邊墻:第一道稱大邊,在關外60公裡處,東起平魯縣崖頭墩,西抵黃河,長15O公裡,無墻而有藩籬。第二道稱二邊,在關外30公裡,東起老營鴉角墩,西至黃河岸老牛灣,南至河曲縣石梯隘口。這道邊墻實際上是外長城的一部分。第三道在關東北15公裡,東接老營堡,西抵白道坡,長45公裡。第四道在關南1公裡處,東起長林鷹窩山,西達教場。今在黃河岸邊樺林堡地段,尚存邊墻約30公裡,全部磚砌,高聳於河岸之上。明時這關的防備嚴密性,比寧武、雁門二關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從呼和浩特市通太原的公路幹線經過偏關縣,這裡仍是晉西北的南北交通要地。

您可能感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 網絡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壹讀立場,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或涉不實謠言,敬請向我們檢舉。